前言
「C‘est Moi」的产品里经常使用日本面料,在与日本面料供应商们的接触中我们慢慢体会到其传统工艺在现代日本社会中的顽强生命力。
日本传统工艺得益于整个日本社会的重视,在日本的现代社会里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平成29年(2017)的统计显示,日本国家指定的传统工艺为225件,其中登录在册的纺织品37件,染织品11件。
为了更好的保护传统工艺,在法律——传产法,上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一项传统工艺的认定需要满足5项条件,其中有一项写到
…100年以上の歴史を有し…
即需要有100年以上的历史。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深夜华服小文,即是日本传统工艺的一种,友禅。
友禅,即为友禅印染,是日本的一种代表性印染技法。其在和服等布料上染色,而样式多以人物,花鸟等图案为主。在日本传统工艺里就有四项与其有关,京友禅(京都)、加贺友禅(金泽)、东京手描友禅(东京)和名古屋友禅(名古屋)。在流派上,又以京友禅和加贺友禅两者为代表。两者流派的差别,被认为是京都贵族文化和加贺武士文化的差异。图1的京都千總友禅染作品——<熨斗文友禅染>,图2的加贺友禅毎田健治作品——<牡丹蔓>就分别来自这两种流派。京都千總是在弘治元年(1555)创业,至今已有460余年。其诞生在友禅印染之前,随着时代的进程在友禅染的发展慢慢与其结合,见证与推动了友禅的发展。而毎田健治先生是日本认定的传统工艺师,更是现在加贺友禅的代表人物。

图1 京都千總友禅染作品,<熨斗文友禅染>

图2 加贺友禅 毎田 健治,<牡丹蔓>
友禅,其名字来自于宫崎友禅,他一直被称为是友禅的创始人。从天和到元禄(1681~1704),宫崎友禅作为一名绘师在京都活跃着。如果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友禅的存在就像是设计师。元禄5年,友禅自己出版了设计稿集《余情雛形》。在序中他写道
“…洛東智恩院門前扶桑扇工友禅…”
后人从而推断他住在京都的知恩院前。

图3 余情雛形/宮崎友禅画
友禅同时还以一名广受欢迎的扇绘师出现在了《好色一代男》《好色三代男》等江户时代的文学作品中。根据他出版的设计稿集,可以推测他在贞享4年前后,创新的在京都开发了一系列的图案染法,并以此确立了友禅染的技法。友禅染在京都发扬光大后,据称宫崎友禅晚年到了加贺藩的金泽,将自己的设计加入到加贺原有的素色染法中,在后世的发展中诞生了加贺友禅。

图4《人倫重宝記》中正在绘画的友禅
图1与图2上已经让我们看到两个不同流派对色彩和技法运用上有着截然不同的侧重。京友禅的整体特征古典却华丽,多有金箔,刺绣等装饰,颜色上多用鲜艳华丽的基调。加贺友禅有写实的特色,图案也多见花草虫鸟,色彩上则应用了加贺五彩,包括胭脂、靛蓝、黄赭、草绿和古代紫。

图4 加贺五彩
加贺友禅体现了武士品味中平静的优雅,没有使用刺绣和箔,而是采用「ぼかし」和「虫食い」——模糊和虫食的表现手法。“模糊”从外侧向内侧逐渐模糊表现色彩的层次感,“虫食”从染色手法上展现叶子被虫啃食的自然过程。写实的技法体现出加贺友禅与京友禅风格上的不同。
友禅的步骤繁复,主要的工序就有十多步,下面涉及到的只是简单的几步。首先,使用青花色素颜料在布匹上描绘纹样轮廓,勾画的线粗细如同丝线。

随后将浆糊装入黄铜口的特殊工具,沿着轮廓线挤出线条。

然后用刷笔蘸取染料染色,务求将颜色渗透布料并固定颜色,因此工序被称作“色插”。

之后用防染剂覆盖住染好的纹样,再进行整块布料底色的染色。

为了让颜料与布料纤维结合,会在布料底色染色后放进蒸箱,充分固定颜料。移出蒸箱后,将布料置于川河之中,冲洗掉多余的防染剂和染料,得到完整的图案,这道工序也被称为“友禅流”。

夏目漱石《虞美人草》中的友禅红,便是染红的鸭川水。如今鸭川上的友禅流风景已经不多见了,只有在文字中体会这种美好了。
...蒙蒙细雨令古都益发枯寂,大地为了不辜负赤腹冲向天空的燕子的背影而逐渐浓绿,下京和上京均肃静地淋着淅沥细雨,三十六峰的嫩绿底层,所有声音都融入了友禅染的朱红流水中...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