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 Labo——香水实验室,两位创始人Eddie Roschi 和 Fabrice Penot最初在纽约开起他们第一家门店的时候,或许也未预见到Le Labo能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他们的成功让一些主流香水公司难以置信。从2006年在诺丽塔街区的伊丽莎白街上开出了第一家店后,现在Le Labo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了二十多家门店。

图1. Fabrice Penot (左)和 Eddie Roschi(右)
Eddie Roschi 和 Fabrice Penot两人都在阿玛尼香水公司工作过多年,是香水行业里的老兵。在对大企业程序化的开发流程失去兴趣后,Penot和Roschi决定融资开发一款独立香水品牌。他们将其命名为Le Labo——法语里的含义是“实验室”。两人希望这是一个具有个性化和感觉的强大品牌,而不是又一个陈列架上的新瓶子。
原本觉得凭借他们在业界内的人脉,能轻易从大公司得到支持,开始他们品牌的第一步。然而,他们的想法并不能得到当时化妆品巨头们的赏识。从一开始的产品定价就不被看好,一瓶Le Labo的价格近乎是主流品牌的两倍。尤其是他们坚持走手工调制,而非量产的模式。于是,融资计划未能如预想般顺利进行,以至于不得不搁浅。最终,资金问题只好由两人自己解决。据称,创始人各自掏出了10万美金来作为初始资金。

图2. Le Labo的店面
自筹的资金甚至没有余地让他们请位设计师来设计第一家门店。两位创始人又只好亲自动手完成了第一家门店的装修——或许这也代表了Le Labo的风格。门店就像一家带有工业风的药店,调香师在顾客的眼前将香水混合在一起,然后贴上各自的名字。这家在传统香水品牌看来甚至有些简陋的门店里,新香水却源源不断地推出。Le Labo的香水打动了很多人,并赢得了一批忠诚的追随者。

图3. Rose31(玫瑰31)
2006年最初推出的10款香水,包括Rose 31(玫瑰31),Bergamote 22(佛手柑22),Neroli 36(橙花36), 都是出自调香师Daphne Bugey之手。Rose31作为一款中性香水更是引起广泛的注意。费尔蒙酒店也向其伸出橄榄枝,其下属的上海老牌酒店和平饭店就在洗浴用品中采用了Rose31系列。Rose31的前调是玫瑰和葛缕子;中调是玫瑰,香根草和雪松;后调融合了麝香,愈创木,乳香,劳丹脂和沉香木。Le Labo不会吝啬对原料的投入,使用的玫瑰花瓣都是在法国格拉斯手工挑选的精品。名为玫瑰却是木质,中调打开后开始细细品味,玫瑰时不时露出头来提醒你它才是主角。

图4. Santal33(檀香木33)
2011年的Santal33(檀香木33),取得的成功或许是每个调香师都在心中期待而不敢言说的。Santal33充分满足了人们个性化的表达,一种无法简单辨认的特征。像从雷达监视下掠过的隐形飞机,你注意到了它却说不出它是谁。只有那些已经领略过混合着檀香木和雪松气味的人们,才会心领神会的微笑。这就是调香师Frank Voelkl带来的Santal33。时至今日,Santal33已然是随处可得,坐在上海地下铁里或许你就能碰到。
追记
到了2014年,当发现原本小众的手工调制香水变得大有利益可图的时候,主流的化妆品集团调整战略,如雅诗兰黛集团便收购了多家小众香水。其中就包括了以未公开的价格收购的Le Labo。
*相关图片来源于Le Labo官方网站
